平衡机是一种用于测定转子不平衡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离心力。当转子围绕其轴线旋转时,由于相对于轴线的质量分布不均匀,会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这种不平衡的离心力作用在转子的轴承上,会引起振动,产生噪声,并加速轴承的磨损,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平衡机的工作原理
1. 测量不平衡量:平衡机通过测量旋转物体(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来评估转子的平衡状态。在测量过程中,设备会启动并旋转样本,通过陀螺仪或其他传感器检测样本旋转时的震动情况,并根据震动信号计算出待测样本的不平衡量。
2. 自动校正不平衡量:一旦不平衡量被确定,全自动平衡机会自动执行修正操作。这通常涉及在样本上添加或移动适量的平衡块,以减小样本的不平衡量。修正后,设备会再次进行测试,以确保样本的平衡状态。如果测试结果仍然不符合要求,设备会继续进行自动修正和再次测试,直到样本的不平衡量达到设定的精度要求为止。
3. 硬支承平衡机:平衡机属于硬支承平衡机,摆架刚度很大,用动平衡机测量结果对转子的不平衡量进行校正,使转子旋转时产生的振动或作用于轴承上的振动减少到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减少振动、改善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4. 传动方式:平衡机拖动转子的传动方式有圈带拖动、联轴节拖动和自驱动。圈带拖动是利用橡胶环形带或丝织环形带,由电机皮带轮拖动转子;联轴节拖动是利用万向节将平衡机主轴与转子相联接;自驱动是利用转子自身的动力旋转。
5. 平衡机的主要性能:平衡机的主要性能是用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和不平衡量减少率两项综合指标表示的。前者是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它是衡量平衡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指标;后者是经过一次校正后所减少的不平衡量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它是衡量平衡效率的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